2020.05.27
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1882年由德國細菌學家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發現并證明為人類結核病的病原菌。該菌感染人體導致的結核病是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傳染病,經過與其幾個世紀的抗爭后逐漸得到控制,但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該疾病變得日趨嚴重。
結核分枝桿菌,圖片來源于:百度百科
基于QuanID微生物質譜系統,融智生物可提供結核分枝桿菌一體化高通量、高自動化解決方案,包括對人結核分枝桿菌和牛結核分枝桿菌進行種以及更高水平的鑒定,并能高效地為結核病診斷提供有價值的檢測結果。
融智生物QuanID微生物質譜系統結核分枝桿菌鑒定流程圖
在前些天的推送中,我們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微生物質譜用于細菌鑒定的樣本前處理技巧(詳見:超詳細的微生物質譜操作流程來了~碼住!),接下來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微生物質譜鑒定結核分枝桿菌的樣本前處理技巧:
微生物基質試劑盒
分枝桿菌/諾卡菌試劑盒
純水
接種環:1μL, 10μL
微量移液器和吸頭:1000μL, 100μL, 2.5μL
離心管(EP 管)2.0mL
超聲波清洗器、渦旋混合器、轉速可達15000rpm的高速離心機、金屬浴
QuanID微生物質譜系統不能直接檢測臨床標本或混合培養物,待檢樣本必須是經培養基分離培養后的純化菌落。
為了滿足鑒定準確性的要求,須采用新鮮培養的菌株,分枝桿菌需培養至觀察到明顯菌落。
1) 使用移液器吸取250μL 純水至2.0mL EP管(分枝桿菌試劑盒中已加入硅珠的EP管),用接種環挑取適量菌于該EP管中。
2) 95℃金屬浴中加熱30min。
3) 從金屬浴中取出EP管,待溫度降低到50℃以下(手感不燙時),加入750μL R1試劑。
4) 在渦旋混合器上,使用最大速度,渦旋10min,以使分枝桿菌充分滅活。
5) 使用渦旋混合器混合5~10s,并立即使用移液器將懸濁液移入空的2.0mL EP管,注意不要移取任何硅珠,丟棄吸頭。
6) 15000rpm離心2min,棄去上清。再次離心,使用10μL移液器完全去除殘余的上清液,整個過程不應觸碰沉淀。
7) 室溫下干燥沉淀數分鐘。
8) 加入試劑R2(5~20μL,根據沉淀量調整,要求試劑R2加入量沒過沉淀),充分混勻。
9) 加入與R2等體積的試劑R3,充分混勻。超聲5min。
10) 15000rpm離心2min。
11) 吸取1μL上清液,滴加到靶點上,室溫下自然干燥。
12) 1小時內,在干燥后的樣本點上滴加1.5μL微生物基質液,室溫下自然干燥,待測。
注意:?準備好靶板后,須在2小時內進行檢測。
